当前位置: 常识堂 > 母婴常识 > 婴儿知识 > 正文

14个月宝宝发育指标(思维成长之婴儿期)

更新日期:2023-11-09 17:33:10  来源:常识堂

导读大家好,关于14个月宝宝发育指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思维成长之婴儿期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

大家好,关于14个月宝宝发育指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思维成长之婴儿期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八个月大的孩子已经可以做到自由的爬行,而在接下来的这三个月左右他们的运动能力又会在此基础上快速的成长,宝宝一旦获得新的活动能力就会不断的练习并熟练掌握,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更高的身体控制能力。宝宝从到处爬开始开拓了自己的活动领域,不仅征服了地面还看到了一片小小的“天空”,那就是那些他够不着的高地,桌面架子等等,他们会不断的尝试让自己站起来去抓取自己新的领地去开拓自己的新的“领土”。在9-10月的时候大多数的孩子已经学会拽着东西站起来,宝宝会扶着家具或者你的大腿,或者你的衣裤,只要给他们一些小小的支撑,他们能够支撑自己站起来。在开始的时候他们能够只要扶着自己站起来却很无法是自己平稳的坐回去,因为他们的大腿力量还不能在弯曲的状态下支撑身体,他们经常让自己一屁股的摔坐回去,但是很快你就会发现他们的肢体活动能力成长非常的迅速,他们的双腿力量逐渐能够支撑身体缓缓的坐回地板,并且依靠小小支撑站着的时间会越来越多,他们还试图站着移动自己开始了学着如何去走。用同样的一步步训练方式,宝宝一岁左右他们能够学会自己走路,并且在13-14月大的时候学会跑。

2、攀爬能力对于这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能力和爱好,开始孩子学会爬上20cm的高度,这个能力依靠他们的自由爬行能力就能够实现,随着孩子能够扶着使自己站起来他们需要实现更高的攀爬能力,大约在11-12月的某个时候,他们在不断的尝试失败中获得更高的攀爬能力,一次能够爬上41厘米高的地方。他们能够爬上父母的床,家里的沙发,还有家里的桌椅,还会在上了一个台阶的基础上继续爬上更高的地方,他们会爬上沙发后继续爬上沙发背上,爬上椅子后继续爬上桌子上。爬楼梯成为了他们非常喜欢的活动,他们能够不顾一切的玩上很长时间,随着能力的增长还学会从楼梯上慢慢的滑行下来。小孩子对滑滑梯的喜爱能够持续很多年,而且是所有的孩子。

3、这个阶段的宝宝依然是一个永远充满好奇心的探索者,他想要看每一个东西,想要触摸啃咬没一个东西,会对敲打等发出的声音进行不停的尝试和探索。这些探索和认知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提供了基础,也对孩子的自身的能力进行了锻炼。在这个阶段的宝宝还有非常令人惊讶的“注视”行为,这是除了睡觉之外他们出现最为频繁的行为,他们非常专注的注视一个物体或者场景,他们是一个观察者。他们在醒着的时候会花17%的视觉注视各种物体。这阶段的宝宝开始对有了更好的视力和爬行自由活动能力,他们开始探索微小的物体,一些小碎屑或者细小的物体。还有一种行为就是对简单技能的反复练习,我的孩子在8个月大的时候,有一次抱着玩玩具时,玩具掉落在地板上,我没有自己捡起来给他,而是抱着他下俯身体让他能够够着玩具拿上来,在他拿到玩具只有我也重新站起来,发现他对自己能够这样拿到玩具的能力感到一点惊讶和兴奋,于是又将玩具丢到地板上,然后我再次以同样的方式让他自己拿到玩具,然后就是他反复的将玩具捡起-丢下-捡起,他对自己的新的能力的练习和探索表现出来极大的乐趣。

4、智力行为的出现,皮亚杰认为孩子出现智力行为能力的表现是从孩子能够移开物体拿到自己想要的物体开始,是孩子智力行为的开始。这个阶段的孩子出现了这个能力。再联系到宝宝在这个阶段的同时出现的“注视”观察行为、主动的警告喊叫等情绪表达行为,我们发现孩子对外已经不是只有简单的应激认识为主和少数应激认知为基础的简单交互的行为了,而是已经出现孩子的自我和外界的交互为主要行为模式的发展了。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感知,有了自己的主动情绪的表达行为,这些和他们这个阶段的智力行为一并出现,说明孩子的意识思维能力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小宝宝出现智力行为的基础就是孩子有了自我,从应激认知到自我探索认知,从简单的点应激认知成长到行为信息群应激再到对信息群信息的联系理解的认知,这和孩子的自我意识成长和自我与外界的交互行为同时出现,这里就是有了自我阶段和智力阶段了。

5、表达行为的出现,也让语言的感知和理解出现了新的变化,就像他们开始注视那些小的物体一样,这个语言信息成为了他们新的关注对象和学习对象。这是一个词汇认知的开始阶段和开始学习说话的阶段。

6、哺乳行为中,孩子从先天的寻乳反应为基础,然后是对哺乳行为的连带动作做出应激反应,比如看到乳房,解开胸罩。之后还有相应的言语信息“吃奶”的应激反应,从而从单一的点信息处理到信息群信息的理解,从简单的应激反应成长到具象逻辑再到简单的抽象逻辑的过程,简单的抽象逻辑阶段在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出现了理解行为,就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索阶段,出现了智力。孩子的探索行为在这些阶段也同样遵循着以此为基础的行为表现,具象思维阶段,孩子以看和触摸击打等为主对事物进行探索,简单抽象逻辑阶段出现了对两个物体的撞击甩动等行为探索,到出现智力的时候开始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出现理解和探索行为,能够移开物体尝试把盖子盖上,把物体放回原来的地方的探索。

7、当然,这个阶段因为孩子的智力成长他们相应的对语言了反应和理解也同样到了理解和认知的阶段,他们对一直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词汇开始有了理解,比如爸爸妈妈,姐姐,爷爷奶奶还有身边的常用玩具和图像等,他们能够将他们一对一的对号入座了,并且开始对重要的语言信息进行认知积累,在他们一周岁的时候,正常情况下有一个宝宝已经能够掌握5-10个词语,比如坐下,不行,再见等等。

8、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学习说话,学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身边最主要的一些词汇。

9、在孩子学会真正说话之前其实孩子已经对此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联系,他们在6-8个月的时候已经出现对主要的身边人发出喊叫的声音,然后经常出现一些类似的爸爸妈妈或者姐姐等声音,而且是在需要叫喊的时候出现。同时他们对自己的声音的时候已经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了,就是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绪,已经有了更加细分的声音情绪表现,从哭,哭喊,尖叫,警告,笑,大笑,咯咯的笑,兴奋的笑,他们已经能够很好的表达声音了,我想在出现语言之前的非常重要的对发声的掌握和联系,是他们利用声音进行交互的重要联系阶段,是说话之前阶段,等到他们真正意识到语言的存在时,他们开始有意识的学习和语言联系语言,学习说话练习说话。这阶段还是简单的抽象逻辑阶段。直到孩子在14月大的时候出现,因为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出现了简单句子的表达,孩子的思维成长开始从词汇阶段到句子表达和学习的阶段,也就是14-24月的周期,其实这里就是复杂的抽象思维阶段的成长。

10、孩子开始说话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分不清爸爸和妈妈,分不清奶奶和妈妈,总会叫错人。这个行为非常的有趣给大家带来很多的快乐,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非常的重要的思维行为的表现,就是思维表达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成分。用情绪主导思维的过程,因为孩子对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信息除了长相面貌外,还有更重要的和他们的情感联系,在这个阶段对孩子来说是依恋和养育的情感为主,因此在用同样的情感做基础进行表达的时候,总是会把爸爸妈妈或者奶奶妈妈混淆着叫。

关于14个月宝宝发育指标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